【爱心永续:开国将军詹大南的桑梓情怀】粤友钱
2021年初冬,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第一中学迎来一场感人至深的捐赠仪式。捐赠人詹大南将军虽已离世,但他的子女们仍郑重地将20万元积蓄交到校方手中——这是老将军生前省吃俭用攒下的最后一笔工资,更是他弥留之际对家乡教育的殷切嘱托。
这位开国少将的赤子之心令人动容。自1983年离休至2020年辞世的37年间,他累计为家乡教育捐资数十万元。其中最令人难忘的,是1996年那个温暖人心的故事。
展开剩余68%那年春天,已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岗位退休的詹老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——金寨县槐树湾乡杨桥村。这个皖西小山村是他16岁投身革命的起点,当年与他同批参加红军的24名同乡,最终只有他一人见证新中国的诞生。走在熟悉的田埂上,老将军却发现许多本该读书的孩子正在田间劳作。原来,村里连所像样的学校都没有,贫困更让上学成了奢望。
回到南京后,詹老立即召开家庭会议。面对七个子女和老伴,他斩钉截铁地说:咱们全家凑,给杨桥建所学校!要知道在90年代,十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几十年的积蓄。当时詹家子女都靠工资生活,有的还住在单位宿舍,老伴李凡更需长期治疗帕金森病。但全家人毫无怨言:老两口率先捐出4.2万元积蓄,七个子女东拼西凑拿出5.6万元,连侄女闻讯后都补上了最后的2000元缺口。
这笔凝聚着全家心血的捐款很快送到金寨。当地政府本想以詹大南小学命名学校,却被老将军坚决拒绝:为人民做事,不图名不图利!最终,杨桥希望小学的牌匾在1997年秋天挂起,明亮的教室里传来了朗朗书声。一位受助学生在感谢信中写道:当我和小伙伴们即将失学时,是您送来了书本。爷爷奶奶捧着学费哭了,您给了我们希望的翅膀......
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到和平年代,詹大南将军始终保持着赤诚本色。解放战争时他率部死守土木堡七天七夜,为平津战役胜利立下奇功;抗美援朝期间指挥部队全歼美军北极熊团。但最让他牵挂的,永远是这片红土地上的乡亲们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,他仍惦记着家乡的孩子们——那20万元临终捐赠,正是这份深情的延续。
如今,大别山的杜鹃花年年绽放,将军亲手栽下的希望之树已亭亭如盖。在琅琅书声里,在学子们明亮的眼眸中,我们依然能看见那颗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